侠盾研报网,专业研报大数据平台,收录各类研报、行业研报、券商研报、股票分析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已收录投研文档共计 32167998 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报 > 外汇研究 > 研报详情

中信证券-如何看待货币政策的“意外”宽松-201201

上传日期:2020-12-01 09:21:00  研报作者:明晰笔谈  分享者:manlboro   收藏研报

【研究报告内容】


  如何看待货币政策的“意外”宽松 From 明晰笔谈 00:00 04:12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央行意外操作MLF,既有呵护流动性、稳定市场运行的考虑,也有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稳定贷款利率的意图。我们认为后续银行负债压力和同业存单利率上行压力也将在央行主动干预和财政支出加快的背景下有所缓解。目前债券配置价值明显,也可把握交易机会。 新作MLF有呵护流动性的考虑。11月末DR007始终在2.2%以上水平,且保持上行态势,跨月资金面较为紧张,新做MLF可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12月7日3000亿元MLF到期和银行缴准日重叠,新作MLF或也有提前缓解12月7日资金面趋紧的考虑。 货币政策目标从资金利率转向贷款利率。2020年5月份以来货币回归常态的过程是以流动性投放缩量操作为主、资金利率逐步回升至政策利率为目标的。近期资金利率中枢较为稳定、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上升的趋势没有变化,央行新作MLF的触发因素仍然需要望向降成本和贷款利率。降成本无法在贷款利率上行环境中完成,因而央行本次新作MLF最核心的目的是稳定贷款利率。 负债压力已经传导至贷款端,投放MLF稳定负债成本。在本身的低超储率背景下,压降结构性存款、政府债券集中发行、财政支出节奏较慢等因素的推动了同业存单利率的快速上行,三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有所上行也说明银行负债端压力已经传导至贷款利率。同业存单利率与MLF操作利率的明显偏离也会累及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利率传导机制的稳定性。在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维持同业存单和MLF利差处于合理稳定区间、维持贷款利率相对稳定的三重矛盾下,央行通过操作MLF的方式来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引导存单利率向MLF利率回归。回顾2019年底LPR不降则货币将持续宽松,我们认为未来贷款利率不降则货币维持偏松环境。 债市策略:央行昨日新作2000亿元MLF超市场预期,一是呵护月底和月初的流动性环境,二是缓解银行负债荒、引导同业存单利率向MLF操作利率回归。联系前期信用违约事件对流动性的冲击、金稳委对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的要求,以及上周交易所回购市场的不寻常交易,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平稳的意图有所加强。本次MLF操作背后表明了货币政策从稳定资金利率转向稳定贷款利率,未来贷款利率不降则货币维持偏松环境。预计后续MLF的不定期操作将更为常见,银行负债压力和同业存单利率上行压力也将在央行主动干预和财政支出加快的背景下有所缓解。我们认为对年底债市不必悲观,交易层面看仍然可以把握信用扩张放缓和同业存单利率回落的机会,且目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仍在3.2%~3.3%区间,安全边际突出,配置价值明显。 正文 超预期开展MLF操作,市场情绪火热。根据央行公告,2020年11月30日,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同时开展15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流动性净投放3100亿元。超预期投放MLF,市场情绪明显火热,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明显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27日收盘价下行5.00bps报3.25%,创7月10日以来最大下行幅度;10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下行5.00bp报3.72%。中债国债收益率全面下行,短端下行幅度更大,收益率曲线更为陡峭。国债期货全线大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44%,创8月10日以来最大涨幅;5年期主力合约涨0.40%,创6月24日以来最大涨幅;2年期主力合约涨0.22%,创6月21日以来最大涨幅。 新作MLF有呵护流动性的考虑 新作MLF有呵护流动性的意图。一方面,自11月24日起DR007始终在2.2%以上水平,且保持上行态势,跨月资金面较为紧张,而此次新做MLF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月末流动性平稳,保持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充裕。另一方面,下周(即12月7日)将有3000亿元MLF到期,同时12月7日也是银行缴准日,新做MLF或也有提前缓解12月7日资金面趋紧的考虑,减少MLF到期与银行缴准日叠加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但MLF操作打破惯例,不定期操作MLF或更常见。自2019年LPR改革后,每个月15日前后央行均操作MLF作为当月LPR报价指引;2020年以来,央行也仅在每月15日前后操作MLF,强化了其作为LPR报价指引的定位。此次月末开展MLF操作打破了今年以来的操作惯例,MLF作为基础货币投放工具被强化。另一方面,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在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的背景下,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大幅度降准降息的操作会更为谨慎,基础货币投放将更多由逆回购和MLF操作承担,MLF的不定期操作也将逐步回归。 联系前期信用违约事件对流动性的冲击、金稳委对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的要求,以及上周交易所回购市场的不寻常交易,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平稳的意图有所加强。但是单从补充流动性、维持月末资金面平稳并不能完美解释央行打破惯例新作MLF,毕竟央行也可以通过逆回购投放短端流动性等方式来熨平资金面。那么要理解货币政策这一意外操作背后的逻辑,还需要从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变来理解。 货币政策目标从资金利率转向贷款利率 货币政策核心目标是贷款利率。今年以来降成本是“三大确定性”之一,虽然银行降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工具等是降成本的方式,但降成本的来源主要还是实体经济感受最直接的企业贷款利率的下行。以贷款利率下行来反映的降成本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4月份之前央行连续降息30bp带动LPR下行30bp,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bp;4月份之后降成本更多来源于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切换,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22bp。 货币政策从稳定资金利率转向稳定贷款利率。2020年5月份以来货币回归常态的过程是以流动性投放缩量操作为主、资金利率逐步回升至政策利率为目标的。这个过程中还涉及了央行加强结构性存款的监管,要求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银行负债荒,因而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增强,同业存单需求走强、利率持续回升。9月份起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突破了MLF操作利率,此后持续上行。资金利率中枢较为稳定、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上升的趋势没有变化,央行新作MLF的触发因素仍然需要望向降成本和贷款利率。8月末存款贷款基本完成定价基准转换后,降成本来源有限,三季度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行5bp。降成本无法在贷款利率上行环境中完成,因而央行本次新作MLF最核心的目的还是稳定贷款利率。 缓解银行负债荒,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 贷款利率上行背后有银行负债成本上行的原因。在LPR改革之后,贷款利率形成了MLF利率——LPR报价——贷款利率的传导和调控机制,其中MLF利率和LPR报价的利差今年以来始终维持在90bp,这一刚性的利差使得货币政策可以顺利地传导。但是LPR报价与实际的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并非刚性,而是受到银行资金成本等多种因素决定的。5月份以来LPR报价始终维持3.85%不变,因而三季度贷款利率上行背后一方面反映了经济修复过程中的贷款需求回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负债成本的上行,这与9月份以来同业存单为代表的银行同业负债成本快速上行吻合。 负债压力已经传导至贷款端,投放MLF稳定负债成本。在本身的低超储率背景下,压降结构性存款、政府债券集中发行、财政支出节奏较慢等因素推动了同业存单利率的快速上行。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有所上行,银行负债端压力已经传导至贷款利率。近期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最高触及3.38%,同业存单利率与MLF操作利率的明显偏离。这一偏离已经远远超出了央行二季度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同业存单利率围绕MLF利率运行的规律,也会累及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利率传导机制的稳定性。因而如果说货币政策核心目标在稳定贷款利率,那么就需要先稳定同业存单利率。在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维持同业存单和MLF利差处于合理稳定区间、维持贷款利率相对稳定的三重矛盾下,央行通过操作MLF的方式来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引导存单利率向MLF利率回归。11月30日1年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行11bp。 回顾2019年底LPR不降则货币将持续宽松,我们认为未来贷款利率不降则货币维持偏松环境。2019年LPR改革的背景是前期降成本和宽信用效果不佳,在降成本是货币政策目标之一的背景下,2019年12月20日和2020年1月20日LPR报价均维持不变,不仅未带来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反而市场出现了货币政策继续宽松预期,2019年12月20日起的5个工作日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10bp,2020年1月20日起的4个工作日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9bp。因而我们认为,当前贷款利率为核心目标、同业存单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不降、同业存单利率不向MLF利率回归则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维持偏松环境。 十二月债市不必悲观 经济基本面修复趋势延续,但债市反应钝化,建议关注社融增速见顶信号。今年4月份以来的利率快速上行背后是货币政策的收紧,基本面修复趋势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趋于钝化,只有在经济出现不符合预期的表现后市场出现重定价才会成为主导利率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11月经济数据出现超预期的概率很低;CPI同比增速将继续快速下行甚至转负,PPI同比增速将缓慢回升,11月仍将维持负值。需要关注的是11月社融增速情况,我们认为社融增速大概率见顶,信用边际收紧落地将对利率形成利多。 12月流动性将边际改善。近期利率对基本面的利空钝化,主导利率行情的因素还是资金面、尤其是同业存单利率。我们认为12月份银行流动性水平将有所缓解。 首先,利率债供给压力缓解、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第一,国债供给压力温和,12月发行额预计为5212亿元左右。从12月国债发行日程安排看,国债缴款日与缴准缴税日重叠度不高,预计对市场的冲击有限。第二,地方债供给压力较小,12月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发行量预计为134亿元左右,同时新增专项债在10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因此,新增地方债供给压力较小。第三,财政支出规模较大,财政收入维持低位,利好银行间流动性。支出方面,12月是历年下半年甚至全年财政支出高点,预计财政支出带来的流动性增量约为38545亿元;收入方面,12月是历年财政收入的低点,预计财政收入在10794亿元左右,缴税压力较小。第四,财政存款变动和财政收支差额基本呈现同步变动,预计12月财政存款也将回落。综上所述,预计12月利率债供给压力减少的同时财政支出将大幅增加,银行间资金面将获益于财政投放。 12月同业存单到期压力居中,存单利率拐点或如期而至。目前12月同业存单到期量为19680.1亿元,到期量与往年同期相比规模居中。整体而言,同业存单存量和净融资额趋于稳定。三季度银行结构性存款的压降任务完成较好,在9月末整体的结构性存款已经低于去年末水平,10月压降速度提升,为年末前达标留下较为宽裕的空间。我们在《债市启明系列20201019—同业存单还会继续提价吗?》提到同业存单利率将在11月底面临拐点,目前看部分银行NCD发行利率已在11月底有所下降。 债市策略 央行昨日新作2000亿元MLF超市场预期,一方面是为了呵护月底和月初的流动性环境、平抑DR007的波动,另一方面是缓解银行负债荒、引导同业存单利率向MLF操作利率回归。联系前期信用违约事件对流动性的冲击、金稳委对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的要求,以及上周交易所回购市场的不寻常交易,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平稳的意图有所加强。下半年来资金面紧平衡、银行负债压力凸显成为市场主题,市场情绪也始终受同业存单利率居高不下的压制,11月末财政支出加快,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趋势上行才稍作停留。我们认为本次MLF的操作具有信号意义,表明货币政策从稳定资金利率转向稳定贷款利率。预计后续MLF的不定期操作将更为常见,银行负债压力和同业存单利率上行压力也将在央行主动干预和财政支出加快的背景下有所缓解。我们认为对年底债市不必悲观,交易层面看仍然可以把握信用扩张放缓和同业存单利率回落的机会,且目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仍在3.2%~3.3%区间,安全边际突出,配置价值明显。 市场回顾 利率债 资金面市场回顾 2020年11月30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涨跌互现,隔夜、7天、1个月和3个月分别变动了25.6bps、-6.27bps、-10bps、0.38bp至1.07%、2.30%、2.50%和3.50%。国债到期收益率全面下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7.94bps、-8.70bps、-8.14bps、-5.00bps至2.83%、3.00%、3.07%、3.25%。上证综指下跌0.49%至3391.76,深证成指下跌0.15%至13670.11,创业板指上涨0.49%至2631.89。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020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此外,人民银行将于12月15日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2月7日和16日两次MLF到期的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 流动性动态监测 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20年10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12732.56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7847.77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21278.00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回顾 11月30日转债市场,中证转债指数收于368.39点,与上一交易日持平,等权可转债指数收于1,524.56点,日下降0.33%,可转债预案指数收于1,222.23点,日下降0.25%;平均平价为111.73元,日下降0.28%,平均转债价格为131.29元,日下降0.04%。318支上市交易可转债(辉丰转债除外),除巨星转债、新北转债、海环转债和苏试转债横盘外,137支上涨,177支下跌。其中宏辉转债(14.68%)、上机转债(7.79%)和紫金转债(7.40%)领涨,裕同转债(-14.43%)、万里转债(-6.18%)和今飞转债(-5.58%)领跌。315支可转债正股(*ST辉丰除外),除花王股份、本钢板材、今天国际、东方时尚、搜于特、孚日股份、金轮股份、众信旅游、湖北广电、铁汉生态和吉视传媒横盘外,103支上涨,201支下跌。其中美联新材(14.45%)、上海沪工(10.02%)和宏辉果蔬(10.01%)领涨,永鼎股份(-10.02%)、裕同科技(-9.69%)和盛路通信(-6.38%)领跌。 可转债市场周观点 权益市场上周周期板块遭遇较大的波动,顺周期板块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金融板块则取得一定的超额收益。这一特征也直接映射到了转债市场。 我们在近期的周报中已经多次重申当前市场考验的是方向的选择与信心,市场仍旧可以提供不错的收益机会,但在策略层面则需要做出积极的应对。转债标的平均价格偏高的事实可能会阻碍投资者参与市场的决心,但是价格向来不成为获取收益的绊脚石,方向与节奏更为重要。 本周我们重点推荐周期+银行转债的对冲策略。 从逻辑上我们仍旧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去寻找机会,但是顺周期内生结构的分化不容忽视。部分周期标的的正股估值已经明显攀升,经历过一个多季度的修复后,虽然向上的趋势不变但是波动增加已成常态,从商品价格可以看到无论是原油还是基本金属近期的波动正在放大,结合股票估值的影响其波动更甚一筹。因此我们认为在继续配置周期方向的同时需要在结构上增加一定的稳定器。 从转债角度而言,这个稳定器可以用无论是正股还是转债价格都相对合理的银行转债来承担。在此之外,部分银行正股也具有不俗的波动率,若在一个合适的价格参与转债,期权价值的兑现也可能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我们再次重申近期一直强调的主线方向。一是顺周期低估值板块的价格修复,PPI的回升预计会带来顺周期板块盈利的明显回暖,从趋势的角度看这一轮PPI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当前仅至中场附近。同时顺周期板块还包括经济复苏带来的金融、可选消费等板块的修复,诸如银行、汽车、家电等板块,节奏上预计先内后外;二是政策视角,重点关注“十四五”主题催化下的主线,安全领域、科技领域以及绿色能源为主要关注的方向,抓住具有成长逻辑的标的。 高弹性组合建议重点关注赣锋(雅化)转债、巨星转债、上机转债、紫金转债、火炬转债、光大转债、福莱转债、欧派转债、中矿转债、永兴转债。 稳健弹性组合建议关注安20转债、广汽转债、盛屯转债、瀚蓝转债、桐20转债、太阳转债、鹏辉转债、文灿转债、淮矿转债、紫银转债。 风险因素 市场流动性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增速不如预期,无风险利率大幅波动,正股股价超预期波动。 股票市场 转债市场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0年12月01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201201—如何看待货币政策的“意外”宽松》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报告详细内容请查阅原报告附件
侠盾智库研报网为您提供《中信证券-如何看待货币政策的“意外”宽松-201201.weixin》及中信证券相关外汇研究研究报告,作者明晰笔谈研报及上市公司个股研报和股票分析报告。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