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盾研报网,专业研报大数据平台,收录各类研报、行业研报、券商研报、股票分析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已收录投研文档共计 32140643 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报 > 晨会早刊 > 研报详情

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913】【策略】【固收】【宏观】【行业】机械、电新、通信【个股】杭可科技、光大环境、李宁、广汽集团【公众号研报】-210913

上传日期:2021-09-13 12:16:00  研报作者:东吴研究所  分享者:crycre   收藏研报

【研究报告内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913 音频: 进度条 00:00 / 10:23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基建下的周期,或才是开始 ——策略周聚焦 报告要点: 一、十年复盘:①时滞:财政-基建-稳增长。近十年逆周期调控经验,财政发力后3个月,基建投资触底回升,此后6-12个月托底经济作用显现。②股价:3-4个月上行周期。非经济快速下行及震荡市中,财政/专项债发力后,基建板块股价如建筑、建材、公用事业、交运、机械、钢铁,开启3-4个月的上行周期,此后大概率维持盘整。③特例:基建发力能否引致股价上行,需考虑对经济托底效果,历史上单边熊市下表现较差,如2011-2012、2018年。 二、基建下的周期,或才是开始:④8月专项债发行仍未明显发力,9-12月财政基建发力概率较大,月均发行升至4700亿元,今年财政后置叠加明年财政前置,基建跨周期景气至少维持半年以上。⑤地方中央投向,下半年地方专项债将明显侧重基建,产业园、交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能源;中央关注“十四五”102项重大项目工程,重点在科技、交运、城镇化建设。⑥8月以来基建上涨或只是此轮景气周期开始,继续明确推荐新旧基建,关注10月底三季报业绩披露。⑦继续推荐新旧基建。旧基建涉及的机械、建筑建材、钢铁、交运、中字头,新基建涉及特高压、新能源车、5G 通信、计算机信创。 正文摘要 2010年以来财政发力后一个季度内,基建投资触底回升,此后半年-1年托底经济作用显现。①2011/4财政发力,2个月后基建投资上行,1年后GDP持续下行缓解。②2013/8财政发力,4个月后基建投资上行,1年后经济下行趋势放缓。③2015/9专项债发力,2个月后基建投资上行,半年后经济企稳。④2018/8专项债发力,当月基建投资回升,但力度偏弱,对GDP托底效果不明显。 再次重申8月初以来提出的基建发力逻辑。①1-8月专项债发行仍未发力,9-12月财政基建发力概率较大。跨周期调控下,今年财政后置叠加明年财政前置,基建的景气周期至少维持半年以上。三季报兑现之前,新旧基建板块仍将有明显表现。②投向上:地方层面,关注今年专项债投向明显偏低的方向,包括产业园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社会事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中央层面,关注“十四五”规划涉及的102项重大项目工程,重点在科技、交通运输、城镇化建设。 复盘:非经济快速下行及熊市环境,财政/专项债发力后基建板块股价开启3-4个月的上行周期。①基建发力能否引致股价上行,需考虑基建对经济托底效果。复盘过去10年基建投资上行期,2011-2012年及2018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基建托底效果较差,股市杀业绩进入单边熊市,基建相关股价同样疲软。②其余非熊市环境下基建板块均可实现超额收益,建筑、建材、公用事业、交运、机械、钢铁明显跑赢;财政/专项债明显发力后,相关板块股价即开始快速上涨,持续时间在3-4个月。 8月以来基建股价上涨或只是此轮景气周期的开始。①2021/8/1-9/10新老基建指数分别上涨2%、21%,宁组合、茅指数则分别下跌10%、5%。②8月以来的基建股价上涨或只是开始,后续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将成股价进一步上行的催化剂。③继续明确推荐新旧基建,旧基建涉及机械、建筑建材、钢铁、交运,新基建涉及5G通信、计算机信创、新能源车。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蔓延风险、疫苗有效性;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通胀短期大幅飙升,货币政策快速收紧;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分析师 姚佩、邢妍姝、陈李) 固收 2021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 实体信贷需求不强,社融或将触底 事件 数据公布:2021年09月10日,央行公布 2021 年 8月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631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9个百分点。初步统计,2021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295亿元。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5.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1.2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2.2个百分点。 观点 信贷:居民部门为主要拖累项,企业中长贷继续放缓,票据冲量。居民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皆同比少增,剔除基数影响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进一步边际放缓,主要原因有1)房地产政策继续保持监管高压,房贷利率上行,放款周期拉长,房地产销售放缓,中长期贷款。2)8月多地疫情反弹影响居民短贷需求。3)8月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影响需求,制造业PMI指数回落接近临界点,生产活跃度下降和生产资料涨价使企业信贷需求继续偏弱。实体融资需求较弱,商业银行继续通过票据冲量。 社融:实体信贷有所拖累,企业直接融资和政府债券支撑。2021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295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7622亿元。我们分析如下:1)实体信贷需求较弱,对实体信贷新增1.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1501亿元,较2019年同期少345亿元;2)财政后置,8月专项债发行加速,地方债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政府融资有所修复,政府债券8月净融资9738亿元,较2019年同期多4679亿元。3)企业债券和企业股票融资均为今年新高, 7月降准提供的流动性有所体现。4)非标三项则继续压降。 M2:M2增速小幅回落,M2-M1剪刀差扩大。8月末, M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2.2个百分点;M1余额62.04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7个和3.8个百分点。M1增速回落主要由于房地产销售持续管控,增速回落较多,M2同比增速回落则主要是受2020年高基数影响。存款方面,8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37万亿元,较2020和2019年同期均少增。其中居民存款、财政存款较2020年少增但较2019年多增,非银金融机构存款较2020年多增但较2019年少增。M2-M1同比剪刀差继续环比扩大0.6个百分点。 金融数据后续怎么看:负面看,9月企业生产经营动能可能仍不足,企业信贷继续边际放缓。房地产强调控下未来居民长期信贷仍难有同比多增。正面看,央行8月下旬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提出“增强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会议时点较往年前置近一个季度,后续有望通过鼓励银行信贷投放、释放部分积压房贷等宽信用政策鼓助社融与信贷企稳。此外,专项债放量支撑社融以及基建投资也有望给小微企业带去订单和信贷需求,企业直接融资在8月达到全年高位反映企业融资需求有增加,加之国内疫情有所缓解下消费和生产有望回暖。从历史看,根据历史上春节为2月中旬的年份可估算出9月份为社融同比增速的低点,为10.24%。综上我们预计社融于9月或10月触底,具体受宽信用框架下政策对实体信贷需求的支持效果、地产调控力度、企业生产等影响。 风险提示:(1)变种病毒超预期传播:消费复苏与企业生产受影响,实体信贷需求超预期下行;(2)大宗商品价格超预期上涨:企业信贷需求超预期下降;(3)宏观政策调整超预期:信贷投放与政府融资超预期。 (分析师 李勇) 宏观 通胀会影响基建发力吗? 2021年8月信贷和社融增速双双触及年内低点,稳信用和稳经济的诉求似乎进一步加深,对财政政策尤其是基建投资的呼声越来越高,近期从专项债发行速度和水泥等相关商品的价格上似乎也能看到一些迹象。但不应忽视的是8月PPI同比创今年新高,而PPI和CPI的剪刀差则刷新历史。面对结构性通胀压力,基建投资还能放开手脚吗? 在供给约束背景下,基建的发力除了稳增长之外,可能还存在一些副作用。直接的影响是会加剧部分大宗商品的供需不平衡,推升价格,进一步推高PPI。而间接影响方面,我们在此前的报告强调了2021年内CPI表现会继续疲软,这将导致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继续扩大、中小微企业的压力进一步上升,货币政策可能不得不加大支持力度,而这反过来又会对大宗商品产生一定的刺激影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迹象: 首先供给约束短期难改,由于环保和碳中和的影响,部分支持基建的大宗商品年内继续面临减产压力。例如粗钢产量的压降任务依旧艰巨,如果确保2021年产量不超过2020年,今年8至12月产量至少需同比下降12.2%,另外根据我们公用事业团队的预计,由于煤炭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局部性电荒将成为常态,2021年冬季拉闸限电的情况可能会加剧。 其次PPI向CPI传导不畅,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确实在上升。 第三,2021年7月以来高层多次强调要支持中小微企业,降准之后央行还将增加再贷款(3000亿元)和再贴现的额度。 基建是否会受通胀约束?从数据上看,基建投资确实存在当PPI高企时保持克制的倾向。通胀压力上,和2021年比较类似的是2016至2017年:当时在“去产能”方针的指导下重点去化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同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力度以“补短板”。可以发现,当PPI不断走高后基建增速放缓、发改委核准的项目个数也明显下降。 2016至2017年:另一半故事并不相同。当时和2021年明显的不同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并没有现在大,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口复苏,汇率贬值带来企业盈利显著改善。最终在美联储紧缩的影响下,央行在2017年初也开始加息。 把故事综合起来,我们之前把2021年的基建和2018年作对比,认为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不放松的前提下,基建发力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可能仅能维持一个季度,用在明年第一季度“性价比”更高;和2016至2017年的经历比较,通胀的高企会掣肘基建发力的空间,而出口数量增速放缓和汇率升值给中小企业带来额外压力,基建稳增长的思路面临更多权衡。近期高层的表态似乎表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更高,我们预计年内PPI处于高位的阶段(至少包括9至10月)基建投资将谨慎发力。通胀传导不畅和人民币汇率强势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而房地产的监管大概率不会放松,地产投资的下滑可能用于对冲基建投资对通胀的拉动。 流动性方面,政策吹风扰动市场。本周(9月6日至10日)央行回收完8月末多投放的流动性之后,又回到了日均投放100亿元的节奏,全周净回收流动性800亿元,DR007利率中枢如期上涨。本周值得注意的事件是9月7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政策吹风会上的讲话“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流动性就可以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这引发了市场对于流动性边际趋紧的担忧。从当前经济动能放缓、通胀传导不畅以及高层对于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的重视来看,当前谈论政策收紧还为时尚早,降准的大门尚未关闭。不过,市场将会高度关注下周三(9月15日)MLF操作的情况,以寻找央行政策态度上的蛛丝马迹。 MLF将缩量续作,但缩多少更受关注。如果不考虑央行的其他操作和财政支出的节奏,下周除了MLF到期外还是月中缴准和缴税的时点。从缴准上看,9月一般是揽存大月,一般性存款余额的上升可能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约1800亿元,相较8月多增200至300亿元;从缴税上看,9月税收收入平均高于8月800亿左右;从wind口径的政府债券净融资来看,下周的计划净发行量比8月同期少约1025亿元。综合而言,9月MLF续作所面临的流动性环境和8月类似,如果缩量超过1000亿元(且不进行其他补充流动性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风险提示:病毒变异导致疫情控制难度加大、政策变化超出预期。 (分析师 陶川) 行业 机械: 锂电设备2021年中报总结 受益于动力电池厂加速扩张 +设备商产能稀缺性显现 2021H1锂电设备行业业绩高增 2021H1锂电设备行业整体业绩正向增长。锂电设备板块,我们选取的标的主要有【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先惠技术】【赢合科技】【利元亨】【海目星】【联赢激光】【科瑞技术】【斯莱克】共9家企业。①2020在疫情影响下,锂电设备板块整体业绩正向增长,2021H1行业营收合计102亿元,同比+60%,归母净利润合计10亿元(管理因素导致赢合科技利润表现异常,行业归母净利润已剔除赢合科技,以下行业净利润口径指标,均已剔除赢合科技),同比+48%。行业毛利率34%,同比-7pct;净利率12%,同比-1pct,主要系2021H1确认的订单为2020Q1-Q3订单,彼时受疫情影响下游电池厂扩产缓慢,锂电设备行业竞争激烈,使得合同价格较低,2020Q4动力电池厂迈入扩产高峰,锂电设备进入卖方市场,订单盈利性将逐步改善,我们判断长期合理毛/净利率为40%/20%左右。②预收账款及存货持续增长,设备商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1H1,锂电设备板块预收账款为7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49亿元,同比+141%;存货147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64亿元,同比+110%。国内龙头电池厂均加速扩产,订单持续落地,锂电设备行业保持高景气增长。③2021H1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正,订单充足推高存货周转天数。2021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为9亿元,同比+97%;2020Q4以来动力电池厂迈入扩产高峰,锂电设备行业产能供不应求、订单充足,使得行业存货周转天数上升至308天;设备行业议价能力增强使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至137天。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下游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疫情对经营业绩影响的风险。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电新: 电动车2021年H1淡季不淡 爆款车型引爆需求 2021年H1电动车行业数据总结 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长确定性高,1H销量奠定高增基础,中美两国超预期,2H环比持续向上,全年同比增75%+。2021年H1销量超120万辆,电动车渗透率达11%,6月渗透率超15%,进入加速渗透期,国产Model Y放量,造车新势力再上台阶,自主车企新车型落地,自主+新势力+特斯拉全面开花,爆款车型带动toc端销量持续高增,且二三线城市销量占比提升,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我们将全年销量预期上修至300万辆,同比增125%。欧洲21年碳排放考核进一步趋严,补贴力度基本持续,上半年电动车销量91.4万辆,同比增长130%,且插混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9%,欧洲电动化进程加快,电动化率达10%,本土车企销量占比提升,我们预计全年销量210-220万辆,同比增长65%,同时纯电动化平台车型密集推出,2H增长质量将提升。美国市场政策有望超市场预期,基数低爆发力极大,上半年美国销量达27.3万辆,同比大增115%,渗透率提升至3.28%,特斯拉MY上量带来持续增长,同时其他车企在美放量,我们预计销量可达70万辆,同比翻番。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超600万辆,同比翻番,电动化趋势明确,且22年我们预计全球仍可维持40%高增速。 行业景气度持续,电池环节宁德时代龙头地位稳固,中游材料格局优化,龙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各环节供给紧张进一步强化龙头竞争力,行业集中度再提升。电池环节,2021年新势力、合资均由宁德大份额配套,宁德国内仍维持50%左右装机比例,同时海外市场开始放量,H1宁德全球出货份额提升5pct至30%;材料环节,同时受益于国内高增长及全球化采购,海外电池企业LG、SK预示订单均翻倍,各环节龙头2021年出货量均100%增长,从1H出货量看,部分龙头公司全年有望超市场预期。具体看,六氟价格超40万/吨,供给紧缺可持续至22年中,电解液龙头盈利大幅改善;正极格局优化,高镍811及磷酸铁锂增长明显,龙头盈利提升;隔膜产能紧平衡,可持续至2022年底,价格已局部上涨,龙头海外客户及涂覆膜占比提升,强化盈利水平;铜箔扩产周期长,加工费具备涨价弹性;负极原材料及加工环节涨价,负极价格顺利传导,龙头一体化优势明显。同时,上游资源锂、钴供需格局大幅改善,库存消化完毕,价格底部反转,龙头厂商价格弹性大。 投资建议:我们继续强推电动车板块,全面看好锂电中游和上游的锂资源龙头,明年隔膜、铜箔、石墨化偏紧,锂价格可能超预期,高镍、铁锂、碳纳米管需求加速,我们继续强烈推荐三条主线:一是特斯拉及欧洲美国电动车供应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璞泰来、天赐材料、中伟股份、新宙邦、科达利、宏发股份、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当升科技、欣旺达);二是供需格局扭转/改善而具备价格弹性(天赐材料、华友钴业,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多氟多、天际股份,及二线锂资源公司,融捷股份、江特电机、天华超净、永兴材料等);三是国内需求恢复、量利双升的国内产业链龙头(比亚迪、德方纳米、天奈科技、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关注中科电气、嘉元科技、国轩高科)。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影响利润空间,投资增速下滑,疫情反复影响供需。 (分析师 曾朵红) 通信: 智能控制器行业深度报告 下游景气度高昂,控制器推动未来成长 投资要点 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天花板高:智能控制器是电子设备的“中枢控制”核心,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建筑及家居。中国智能控制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随家电运行模式转变迎来高速发展期,目前智能控制器行业在万物互联背景下处于智能化升级关键期,市场空间广阔,2020年中国智控市场达到1.55万亿元。 智能控制器上游原材料分散,除IC芯片外大部分已实现国产替代:智能控制器上游原材料分散,主要由芯片、单片机及一些电子元器件所构成。智能控制器厂商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低,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国内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迅速,技术日趋成熟,目前上游原材料除高端IC芯片仍依赖进口外,其他大部分电子元器件已经实现国产替代 软件定义汽车重塑汽车传统供应格局,汽车控制器有望实现“量价双升”: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加速,汽车电气架构由分散式向集中式变革,引入域控制器,带来新的DCU增量需求,汽车控制器有望实现量价双升。芯片和软件重要性提升,汽车传统Tier2→Tier1→OEM的塔状供应链模式被重塑。面对汽车供应格局改变,Tier1或将重心放在芯片与软件的布局,汽车电子控制器外包有望成为主流,国内优质智控厂商凭借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将迎来较大业务增长空间。 家用电器控制器市场稳定,互联智能家电开启智控新需求:大家电转型升级、小家电品类扩张,叠加精装修拉动配套家电需求,家用电器控制器市场稳定;家电互联化、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智能控制器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基础,有望在传统家电向智能家居转型过程中迅速扩大应用领域,拉动需求量高速增长。 和而泰、拓邦股份是国内智能控制器的领军企业:和而泰是国内高端智能控制器龙头,定位高端技术、高端客户、高端市场,业务涵盖智能控制器、C-life物联大数据平台、微波毫米波相控阵芯片三大主线。拓邦股份是国内控制器领军企业,聚焦家电、工具、工业和新能源四大行业,以电控、电机、电池、物联网平台的“三电一网”技术为核心,具备业界独有的“智能控制器+高效电机+锂电池”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此外,振邦智能、朗科智能、贝仕达克也是我国领先的智控企业,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分析师 侯宾) 个股 杭可科技(688006)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面广 凝聚人才助力长期发展 事件:2021年9月10日公司公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465名激励对象以28元/股价格授予300万股限制性股票。 投资要点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凝聚核心人才,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公司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465人,包括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傅风华1名高级管理人员和464名技术及业务骨干人员,占此次公告时公司员工总数2,534人的18.35%。激励方式为向激励对象授予3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 40,269.5万股的0.7450%,无预留权益。此次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28元/股。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三个归属期内分别解锁三分之一的授予权益总量。 公司为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设置了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65%/165%/300%,对应营业收入分别为24.63/39.56/59.72亿元,同比+65%/61%/51%;或以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且未扣除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的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100%/280%,对应2021-2023年未扣除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的净利润分别为5.66/8.70/16.53亿元,同比+30%/54%/9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6/43/23X。若上述两个业绩目标均达成,则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率为23%/22%/28%。此次激励计划公司预计将产生1.98亿元总费用。 中标比亚迪刀片电池后段设备,订单饱满催化2022年业绩增长 杭可科技于2021年9月3日收到比亚迪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中标通知书,中标内容为刀片电池的串联化成分容设备,合计16条线,中标金额5.22亿元(不含税),约占2020年营业收入(14.93亿元)的35%,相较2018-2020年与比亚迪的合作有较大涨幅,国内大客户加速突破。 根据杭可科技中报和产业链调研,杭可科技2021年1-8月新签订单已达30亿元,超过2020全年新签订单量(24亿元),叠加此次5.2亿元订单,我们判断公司2021年初至今新签订单达35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21全年新签订单大概率超50亿元,订单饱满催化2022年业绩增长。 凭技术优势快速适应技术变革,国产龙头设备商强者恒强 从技术上来看,龙头设备商通过和龙头电池厂的技术合作以及经验积累,能够更快适应技术变革。杭可科技对技术迭代的认知优于同行公司,能够较快适应新技术路线变化,进一步巩固龙头优势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77/7.89/18.1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为99/47/21倍,考虑公司身处日韩电池厂产业链,充分受益于后续海外一线电池厂扩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低于市场预期,设备商竞争格局变化。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光大环境(00257) 垃圾焚烧龙头强者恒强 现金流&盈利改善迎价值重估 投资要点 全球垃圾焚烧龙头,打造全方位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公司作为央企深耕环保产业20余年,现已形成光大环境、光大绿色环保、光大水务三大上市平台,业务涵盖环保能源、绿色环保、环保水务、装备制造、生态治理、光大照明、环境规划及绿色科创等八大板块,是我国最大的环保企业和全球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累计总投资超1460亿元,2011-2020年营收复合增速31%,现金流持续改善。 垃圾焚烧行业刚性扩容,商业模式理顺&现金流改善&减碳价值增量。据相关政策及统计数据,我们认为1)行业刚性扩容十四五复合增速11%,2019年垃圾焚烧CR10 60%,格局趋稳。2)国补新政落地明确新老划断及低价优先,退坡影响有限,垃圾处理费上涨可轻松弥补,顺价至C端人均支付难度较低,助力理顺生产者付费模式,且存量补贴有望加速发放改善现金流;3)行业资本开支下降,2020年新增垃圾焚烧项目资本开支同比减少30%,自由现金流改善在即。4)垃圾焚烧减碳效应显著,CCER贡献12%利润弹性,有望增厚业绩且降低补贴依赖度。 资源&资金优势助力先发布局,规模&运营效率&风险收益比全面领先。公司作为垃圾焚烧龙头实现大规模高盈利,得益于1)央企背景政企资源协同,先发布局发达区域奠定高盈利基础;2)多元化低成本融资支撑项目快速扩张,2021/04光大绿色环保发行5.89亿元的国补ABN。我们从在手规模、运营效率及风险收益比三大指标解读公司精细化管理运营优势,1)2021H1在手垃圾焚烧规模14.47万吨/日居全球首位,环保能源已建、在建、筹建垃圾焚烧规模分别为10.01、2.72、0.71万吨/日。2)2021H1吨发466度居上市公司首位,且吨上网自2015年272度升至2021H1 333度,逐年稳步上升,高吨发可有效抵消退坡部分,新项目具备成本竞争优势。3)风险收益比最高,存量项目有望率先调价。按在建筹建已建比,公司风险收益比领先行业,政策风险控制良好且公司部分存量项目即将到期,有望率先进行处理费调价引领行业。 环保板图全面布局多点开花,协同效应明显步入高质量运营期。1)绿色环保:危废处置产能储备丰富贡献新增长,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协同效应显著提升盈利能力;2)光大水务:区域布局陆续扩张,水务工程落地及水价上涨启动促水务板块稳健增长。公司致力于产业链横纵拓展打造环境综合治理商,项目建设高峰期将过,高质量运营时代已经到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固废&水务行业刚性增长,公司有望以较强的综合运营管理、资金、资源优势实现强者恒强稳固龙头地位。随着在手项目的陆续投运,公司建设收入趋势放缓,运营收入占比提升带来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自由现金流将显著转好,有望迎来估值的强力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02/79.05/81.14亿港元,同比29.7%/1.3%/2.6%,EPS分别为1.27/1.29/1.32港元,对应5/5/4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财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 李宁(02331) 国潮本潮涅盘振翅,你的名字我的荣光 投资要点 品牌力:最具认知度的运动品牌之一,且极难被模仿和复制:李宁品牌是由体操王子李宁于1989年成立,拥有与生俱来的运动基因和为国争光的特殊含义,并且伴随着一代80后,90后的成长,品牌形象已经完全深入人心,品牌认知度非常高,且极难被模仿和复制。 产品力:领跑运动国货,专业定位认知逐年强化,具备提价能力:公司聚焦核心品类,在篮球鞋和跑鞋等专业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研发能力:从2006年开始“李宁弓”再到2019年推出的李宁“?”科技,公司的研发实力在国产品牌中首屈一指,功能属性区隔不断强化;2)设计水平:不管是物理形态设计,还是配色,元素的选用等,李宁的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始终保持着国货中的最高标准,在品牌调性上与同业形成区隔;3)产品升级,具备提价能力:公司属于在国产品牌中较早完成了产品体系建设的公司,从而使得其高端化路线更加顺理成章,2018年以来李宁专业运动鞋高端系列已经开始享受一定二级市场流动性和溢价,体现出市场对其品牌及产品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潜在的提价能力。 品牌人格再升级,“中国李宁”slogan+logo率先抢占消费者对国潮的认知,成为国潮直接代表,具备市场份额提升逻辑:在2018纽约秋冬时装周,公司走秀款中的中国元素引发现象级关注,催生了子品牌“中国李宁”诞生,通过语言钉和视觉锤,“中国李宁”logo深刻地印在了消费者脑海中,成为为数不多可以仅凭logo吸引购买的品牌,2020年流水达到10-15亿元量级。因为先于其他运动品牌定义了运动国潮,占领了高地,其他品牌也较难再复制李宁成功的道路。国货崛起是长期趋势,是综合国力和消费认知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李宁作为国潮最直接的代表,具备较高弹性,2020年李宁品牌的销售额市场份额仅6.7%,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管理经营:终端门店持续升级,运营效率不断提升。2019年新CEO上任以来,公司终端零售焕然一新。从战略上公司延续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工作重心盯紧终端零售效率,从全渠道效率;成本效率;组织架构效率;商品运营效率;库存效率;店铺运营效率等全方位监控,成绩显著,2021H1公司渠道库存降至3个月,毛利率提升到56%,净利率提升到19.2%。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持续门店升级,开大店关小店,店效提升仍为主要增长拉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品牌认知高+产品力强+国潮的直接代表,公司竞争力领先且较难被模仿和复制。同时公司运营效率也在持续提升,在市占率提升和盈利能力改善的双逻辑下,我们预计公司收入利润将持续保持高增,预计2021-23年将实现净利润37亿/47亿/59亿元,最新收盘价对应2021-23年PE为59/46/3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改革不及预期,新品市场反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 (分析师 吴劲草) 广汽集团(601238) 销量整体受芯片短缺影响,埃安持续增长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2021年8月广汽集团乘用车产量为117,379辆,同比-29.42%,环比-28.27%;销量为122,366辆,同比-32.25%,环比-32.20%。广汽本田产量43,682辆,同比-34.79%,环比-9.12%;销量44,642辆,同比- 38.50%,环比-26.17%。广汽丰田产量43,892辆,同比-33.65%,环比-39.15%;销量42,819辆,同比-36.09%,环比-43.01%。广汽乘用车产量15,471辆,同比-12.57%,环比-47.64%;销量18,035辆,同比-31.45%,环比-38.29%。广汽埃安产量11,818辆,同比+80.54%,环比+16.93%;销量11,619辆,同比+87.10%,环比+10.36%。 广汽整体产批同比下滑,自主品牌(传祺+埃安)表现较好:8月乘联会口径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148.4万辆(同比-11.2%,环比-2.7%),批发销量实现151.2万辆(同比-12.9%,环比+0.2%)。广汽8月表现差于行业,主要由于芯片短缺影响较大。1)广汽埃安:产批实现正增长,优于集团整体,主要由于AION Y表现良好,8月产批分别为4522/4124辆,环比分别+55.34%/+32.65%,AION S产批分别为5099/5238辆,环比分别为+0.28%/+3.27%。2)广汽传祺:8月产批同环比均下滑,重点车型GS4 8月产量为2145辆,同环比分别为-75.94%/-78.47%,8月销量为2870辆,同环比分别为-74.31%/-69.23%,下滑较多。影豹8月订单15,366辆,自6月18日预售起累计订单超3万辆,超市场预期。3)合资品牌:产批同环比均下滑。广本部分重点车型环比改善,雅阁(包含混动)8月产批分别为14607/14401辆,环比分别为+42.06%/+41.83%;缤智8月产批分别为10971/11432辆,环比分别为+161.21%/+34.42%。广丰重点车型中,凯美瑞/雷凌产批同环比均下滑,整体收芯片影响较严重。 企业端集团整体+广本+广汽乘用车去库,广丰+埃安补库: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显示,8月广汽集团整体去库存,企业当月库存为-4987辆。广本+广汽乘用车去库,企业库存当月分别为-960/-2564辆,广丰+埃安企业端补库,企业库存+1073/+199辆。广丰/广本/自主(包括埃安)企业库存累计分别为-23515/-25743/+5496辆(2017年1月开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随广汽传祺+广汽埃安新车型上市,全新一轮产品周期开启持续放量,日系车型周期强势,有望持续改善。我们维持广汽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80/100/116亿元的预期,分别同比+34.2%/+25.0%/+15.7%;对应2021-2023年EPS为0.77/0.97/1.12元,PE为24/19/17倍。我们看好广汽自主+日系新车周期持续放量。维持广汽集团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九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报告详细内容请查阅原报告附件
侠盾智库研报网为您提供《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913】【策略】【固收】【宏观】【行业】机械、电新、通信【个股】杭可科技、光大环境、李宁、广汽集团【公众号研报】-210913.weixin》及东吴证券相关晨会早刊研究报告,作者东吴研究所研报及上市公司个股研报和股票分析报告。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