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盾研报网,专业研报大数据平台,收录各类研报、行业研报、券商研报、股票分析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已收录投研文档共计 32159547 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报 > 宏观经济 > 研报详情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碳中和”下的钢铁:利益再分配的杠杆-210531

上传日期:2021-06-01 09:44:00  研报作者:罗志恒  分享者:fanxuebin   收藏研报

【研究报告内容】


  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总结了历史上通胀周期的演化规律,分析了本轮大宗商品上涨原因、走势。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大宗商品保供稳价问题,集中在财税手段增加进口减少出口、金融手段打击炒作,加强预期引导,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短期内供需矛盾尤其是供给不足明显,大宗商品上涨预期仍存。供给不足既与海外疫情和地缘政治关系有关,也与国内政策执行有关,包括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环保限产的供给冲击。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8亿吨,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排放来源,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当前钢铁引领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对消费品的传导已经对宏观经济、微观经营、居民购买力产生影响,影响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
  本篇报告以钢铁行业为例,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政策执行对经济尤其是利益分配的影响。具体讨论四大问题:我国钢铁行业有哪些特征并如何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当前钢铁产业的上下游供需格局如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环保限产下的钢铁价格会如何演化?将产生哪些经济影响?
  摘要:
  一、我国钢铁行业有哪些特征并如何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总量上,以粗钢衡量的钢铁产量高、增速快。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超十亿吨,占全球产量的份额超过50%。同时,近年来中国粗钢产量增速显著高于全球,2018-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分别为6.6%、7.9%和5.2%,分别较全球(除中国)增速高出2.7、9.9和12.9个百分点。钢产量规模大、增速高是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这也意味着如何降低粗钢产量将是未来碳中和实施路线不可回避的难题。
  2、产业结构上,钢铁产业集中度低,行业资源整合空间大。从横向比较来看,2019年美国、日本、印度和韩国钢铁产业产量前3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CR3)在50%至90%之间,而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CR3仅为17.3%。从纵向比较来看,截至2020年末,中国钢铁行业CR10集中度为36.8%,较2016年仅提高0.8个百分点,较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60%目标相距甚远。长期以来,钢铁行业存在制约产业集中度提升的三大因素。一是钢铁企业具有地方政府管理特征阻碍了大规模跨区并购;二是融资能力不足,限制了钢铁企业发起整合并购的能力;三是钢铁企业同质化竞争,经营者缺乏并购动力。而碳中和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带来新的机遇,行业资源整合后有助于提升钢企铁矿石的议价能力,加大原材料的保障,预防输入性通胀风险。
  3、区域结构上,炼钢企业地域布局不平衡,重点地区面临的减碳压力较大。从区域分布看,一是我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而钢铁需求主要集中在南方。2020年河北省粗钢产量接近2.5亿吨,占全国炼钢产量的23.7%,位居全国首位,是第二名江苏省的两倍。二是河北省内钢铁生产分布也不均衡,唐山市钢产量占全省总产量50%以上,邯郸市钢产量占比约20%。因此,未来河北等重点地区面临的减碳形势严峻,减碳限产可能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压力。今年碳中和目标下全国性政策机制与实施路线逐步成形,还需要对钢铁生产重点领域的重点地区予以政策支持,保障经济的稳健运行。
  4、生产工艺上,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长,碳排放量相对较高。我国长流程炼钢工艺的生产原料主要是铁矿石、焦煤等,同时生产过程中由于前期投入资金较大,一旦开工高炉不能停工,焦煤炼化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当前我国长流程转炉炼钢的产量占比接近9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的71.6%。钢铁的低碳发展要求炼钢工艺的创新发展,未来以废钢为原材料、以电弧炉为的短流程炼钢厂占比将逐步上升,这将有助于降低我国对铁矿石的依赖,规避国际铁矿石价格冲击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
  5、发展历程上,与供给侧改革侧重去产能不同,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政策重点在于钢铁行业去产量、降低碳排放,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钢铁行业利润有望持续修复。2016-2018年供给侧改革的直接发力点是去产能,大量中小落后过剩产能被淘汰,钢铁行业盈利迅速回暖,在利润率的推动下,行业产能利用率升至高位,粗钢产量持续上行,即“去产能增产量”。而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政策重点在于钢铁行业去产量、降低碳排放,压降钢铁产量的力度强于供给侧改革时期。随着需求逐步恢复,海内外需求共振,,钢铁价格中期内或仍将上行,钢铁行业有望迎来利润率将持续修复。2021年1-4月规模以上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1529.8亿元,同比增超4倍,利润率为5.2%,高于去年同期的1.6%和去年底的3.4%。
  二、如何看待当前钢铁产业的上下游供需格局?
  1、上游供给偏紧,铁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1)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而铁矿石由海外垄断且价格弹性高,是影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最重要的外生变量。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影响到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构成输入性通胀因素,铁矿资源保障难题凸显。从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来看,高品位矿的涨幅更大,反映出钢厂对高品位矿的需求更高。2)国内焦炭供给弹性主要是由去产能政策决定,今年初焦化去产能政策实施使得焦炭市场供需错配,焦炭价格大涨,国内钢厂焦炭合计库存快速下降。焦炭与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钢厂长流程路线的成本优势减弱,短流程电弧炉炼钢的经济性增强,带动了废钢需求的提升,而废钢供给受限使得废钢价格居高不下。总体来看,钢铁产业供应链安全、资源能源保障面临挑战。
  2、国内地产需求韧性较强、基建需求和制造业用钢需求回升,支撑钢厂高钢价、高利润。1)地产、基建用钢需求波动是影响钢铁总需求的核心因素,建筑、机械消费量占比分别为59%、16%。2021年经济恢复性增长延续,地产投资韧性较强,基建投资低位回升,建筑用钢量高于往年。2)中下游制造业设备投资有望进入上行周期,今年1-4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3.8%,两年平均增速较1-3月上升1.6个百分点,反映4月制造业持续回暖。制造业投资走强推动相关板材用钢需求,制造业中机械、汽车、家电行业产销持续增长,我国钢铁需求将平稳向好。预计2021年钢材消费增长仍将延续。
  3、海外制造业用钢需求走强,海外市场供需错配持续,国际国内钢价走阔导致钢企出口动力强,不利于国内钢铁供给。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短期预测,2021年全球钢铁需求同比增长5.8%,而除中国外钢铁需求同比增长9.3%。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活动持续扩张,海外制造业走强拉动国际钢材需求。而海外粗钢产能利用率仍在爬升阶段,整体尚低于疫情前水平,市场供需错配导致国际钢材价格加速上涨。我国疫情控制后复工复产较早,粗钢供给强于需求恢复,国内钢价涨幅远远低于国际,国际国内钢铁价格价差走阔。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钢材出口触底回升,2021年1-4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24.5%。国内钢企出口动力强,不利于国内钢铁供给。
  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环保限产下的钢铁价格会如何演化?
  1、2021年市场对供给收缩预期增强是新一轮钢价走强的核心因素。中长期目标执行短期化引发的钢铁供需失衡远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行政式的供给限产执行力度都相对较强,全国钢材价格已远远超出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期水平。一方面,国家减碳限产的中长期目标短期化,不断加强限产预期。另一方面,地方行政式环保限产政策执行力度较强,时空范围有扩大趋势。今年钢铁行业开启去产能“回头看”,各地环保督察组已经展开了现场检查,违规企业生产节奏需要做出调整。若限产范围进一步扩大、执行力度进一步加码,钢材价格或将进一步上涨。
  2、5月监管政策开始纠偏,限产预期短暂让位于保供稳价,短期钢价回落。年初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已经积累了一定泡沫,现货市场受到贸易商投机炒作的助推,期货市场还受到流动性充裕以及市场情绪的影响。5月以来中央集中出台的保供稳价举措,主要集中在财税手段增加进口减少出口、金融端打击恶性炒作,持续引导预期。短期钢价回落,市场对政策面的预期边际变化,但供需矛盾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
  展望后市我们有两点判断:一是大宗商品牛市并未见顶,钢价短期盘整后还将有下一波的上涨,主要基于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以及流动性尚未转向。二是大宗商品走势分化,钢铁等碳达峰及环保限产行业走势较强。
  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钢铁行业如何影响经济利益分配?
  1、钢价大幅上涨将引发三大风险:宏观滞胀风险、微观经营破产倒闭风险、下游消费品涨价和居民购买力下降风险。
  一是钢价上涨使得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破产风险上升。已有部分领域出现了“多生产多亏损”和间歇性停产的情况。钢价上涨导致机械铸造企业订单盈利空间弱化,且采购环节需要现金结算使得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二是钢价上涨已有向终端消费品价格传导的趋势,可能导致居民购买力降低引发需求走弱。今年一些耐用消费品及生活必需品行业均出现了成本驱动的涨价。家电行业企业因承受铜、铝、钢等大宗商品上涨的压力纷纷宣布涨价。这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五一旺季期间零售量同比下滑。
  三是如果继续严格实施钢铁产量负增长等举措,供需矛盾加剧,中下游将面临原材料缺乏、价格高涨的停产风险,中下游破产倒闭后中上游的需求难以持续,即宏观滞胀风险。
  2、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行政式减产将影响经济结构,带来三大利益再分配的效果:一是利润向中上游原材料企业集聚、中下游制造业利润被挤压;二是大型钢铁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中小钢铁企业受限于环保成本而被收购;三是行业内非限产企业份额上升,限产企业份额下降。
  一是碳达峰碳中和助推钢材价格大涨,使得上中下游企业的利益再分配。1)上游的大宗商品大涨挤压了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今年制造业多数行业利润率普遍修复,但是包括钢铁在内的中上游利润率的涨幅明显高于下游制造业。2)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上升。上游产品供不应求,中下游企业面临全款提货的要求,挤压经营性现金流,抗风险能力下降,已有部分领域如装修行业出现了间歇性停产,这可能导致微观企业破产倒闭。
  二是碳达峰碳中和长期将有利于排放较低的大型钢铁企业发展,不断挤压中小钢铁企业发展空间。国内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已经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未来如果二氧化碳排放超过配额的企业将需要从市场中购买配额,这种局面下中小钢铁企业将丧失成本优势,而大型钢铁企业长期以来的环保优势将转化为成本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有利于促进钢铁产业摆脱粗放竞争的格局,有助于产业集中度水平的提升。龙头钢企将凭借成本及绿色制造优势不断扩张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而效率低下的中小钢企则面临高昂环保成本及产量严重受限的双重挤压,将被收购或退出市场。
  三是碳达峰碳中和将推动市场份额在限产企业与非限产企业之间再分配。非限产企业挤出了重点钢企的产量,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比在2018、2019年连续下行。2021年限产区域的执行力度较强,唐山钢铁集团4月粗钢产量同比大降31.7%,今年1-4月粗钢产量累计同比下降18%。短期唐山等限产地区的供给缺口由非限产地区钢企补充,部分地区的行政限产政策只会改变全国钢厂之间的分配。
  风险提示:限产政策执行力度放松;钢铁需求大幅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风险不断加剧。
 报告详细内容请查阅原报告附件
侠盾智库研报网为您提供《粤开证券-【粤开宏观】“碳中和”下的钢铁:利益再分配的杠杆-210531.pdf》及粤开证券相关宏观经济研究报告,作者罗志恒研报及上市公司个股研报和股票分析报告。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